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上海书展」这位作家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另一个主角:印度

2016-08-26 09:50|来源:好奇心日报|chen|



对于鸦片战争,历史往往聚焦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冲突,但高希的三部曲小说揭示了战争的另一个主角——印度。

 
对绝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位今年 60 岁的印度作家用英语写作,已经出版了十来本小说和非虚构作品,2008 年出版的《罂粟海》(Sea of Poppies)入围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布克奖”,2007 年被印度总统授予印度最高荣誉“卓越贡献奖”。他同时也是一名人类学家,获得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不少创作取材于他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资料。
 

 
这次上海书展,高希带来他即将在国内出版的《在古老的土地上》。这是他 1992 年出版的处女作,根据他在牛津大学人类学专业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笔记和中世纪犹太文献创作而成。
 
他的另外一本中文版新书是小说《烟河》(River of Smoke)。《烟河》之“烟”为鸦片烟,“河”为广东珠江,和《罂粟海》和《烈火洪流》一起构成“朱鹭号三部曲”,以一艘三桅帆船“朱鹭号”上被运往毛里求斯种植园的印度劳工为视角,讲述十九世纪鸦片贸易和战争的故事。《罂粟海》已经在 2012 年出版中文版。
 

 
 
对于鸦片战争,历史往往聚焦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冲突,但高希的三部曲小说揭示了战争的另一个主角——印度。在英国强迫印度殖民地种植鸦片、印度人直接参与到鸦片贸易和战争中,这些事实都在中国和印度的历史学论述和普通人的视线之外。
 
而在今天,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我们依然能给它贴上非常多断片式的标签,但对印度社会和印度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所知甚少。但中国、印度两个国家共享了一些重要的特征——历史悠久、经济崛起、人口大国,还共享了 3400 千米的国境线。
 
高希从小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多个国家长大,成年后在中东做田野调查,现在一半时间在纽约、一半时间在印度度过,他的视角基于印度,但视野是“全球性的”。“不管是印度、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实际上很多地理上看上去并不相关的地方,都可能有很深远的对话,而今天这些文明处于互相忽视的状态。”
 
8 月 20 日,我们在上海书展采访了高希。
 
Q:好奇心日报;G:高希
 
Q:听说你在写朱鹭号三部曲期间,为了学粤语,早上会沏一壶绿茶,一边喝茶一边听粤语磁带,是真的吗?这是第几次来中国?
G:是的,我在纽约发现了有一个粤语电台。五六年前我来上海参加过一个文学节。我在写作朱鹭号三部曲的时候,去了几次广州。所以我来中国不少次了,第一次来中国是 2004 年。
 
Q:这是你第一次在中国宣传新书,感受如何?
G:特别好,我很兴奋,我的活动有不少人来,这是让我惊讶的一点,有这么多中国读者会对我的书感兴趣。
 
Q:写朱鹭号三部曲的时候,鸦片战争和中国有紧密的关系,有没有设想之后会有来自中国的读者?中国的读者给了你哪些反馈?
G:实际上很早以前已经有中国读者给我反馈了,(2012 年《罂粟海》中文版出版)之后他们到我的网站上给我留言。我特别开心的是这几本书能在中国出版,这是一段曾经联接中国和印度的历史。有一个读者问我为什么不写一本关于印度历史的书,我得跟他解释,我已经写过关于印度的书了,只是故事发生在印度和中国之间,不一定只能在一个地方发生。


 
Q:中国读者的反应跟你期待中的有什么区别?
G:有不少中国年轻读者跟我说,我们知道鸦片战争,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们为什么要对此感兴趣呢,有什么关系呢?
 
Q:可能因为鸦片战争的意义在中国的历史课本上已经有明确的定性了,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的开端。
G:很有趣的是,如果历史已经进入官方的教材里,读者会有本能的反应。我认为鸦片战争在亚洲历史上是有深远的影响的,不只是对中国或者印度,而是现代历史的一个开始,我也是这么回复这些读者的。不过鸦片战争的影响和意义不是我最看重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人们在那种历史时刻中怎么生活,比如印度军人当时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怎么想、怎么看。普通人对宏大历史事件怎么反应,特别是当一件全新的事情发生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样的历史问题是我感兴趣的。
 
Q: 你之前说过印度人对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所知不多,你的书在国内出版之后有什么样的反响呢?
G:是的,他们不知道,不在乎,这是一场在印度本土之外的战争,没有在历史教材中提到,没有进入公众视野,我在写书之前也对鸦片战争知道得很少。不过我认为我的书出版之后这一情况有很大的改变,几本书在印度很畅销,被翻译为印度当地的其他语言。
 
Q: 你个人为什么会注意到鸦片战争,并决定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和写作这一段历史?
G:实际上我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写一本关于鸦片战争的书,而是只是对海外的印度人很感兴趣,第一本《罂粟海》也是这个主题,关于印度工人到毛里求斯种罂粟。我做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些印度移民是在英国扩大鸦片贸易的背景下进行的,我突然发现了移民、鸦片、中国之间的关联,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我面前展开。
 
Q: 你对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怎么看?
G:中国人对现代印度了解很少,反过来也是,印度对中国了解也很少。我们对对方的了解大都来自西方媒体,通过第二手、甚至第三手的信息。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为两个国家其实是邻国,有共享的历史,但现在基本都把对方忽略了,互相觉得是完全不同、很难了解的地方。我希望我的书能提供一些背景和语境,让大家更多思考两个国家之间的本质关联。
我在中国各地的几个活动(昆明、广州、上海)我见到了很多年轻的中国人在印度做研究或写作,这可能是改变的一个开始吧。

 Q: 你的下一个写作计划是?
G:我正在准备写一本小书,正是关于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和印度在对方的视野中缺席。大部分资料来自于我写朱鹭号三部曲的时候做的研究。
 
图片来自:中信出版社、豆瓣、vicinito.com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