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上海有20多家品牌书店开业,今年,还将有20多家新书店与读者见面。16日在2018上海书展举行的“中国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年会”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评价,实体书店通过不断转型升级,实现业态复苏回暖和创新发展,尤其今年,在国家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和本地“文创50条”等相关政策推动下,上海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多元、充满活力的新型实体书店发展格局的步伐明显加快,实体书店建设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
对于实体书店这几年的起落发展,上海书展可谓最集中的观察窗口。2013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品牌书店一条街,发起实体书店年会,意在为实体书店搭建展示平台,同时为行业发展把脉。今年上海书展100个分会场里有78家实体书店,在场外,作为分会场的实体书店活动纷呈;在场内,实体书店展位外观设计各具特色,发起的主题活动和自创文创品都颇有人气。当下的实体书店要成为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全民阅读的承载者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已成为经营者的共识。
书店本身能否成为产品?
今年实体书店年会以“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发展”为题,参会的全国各地书店掌门人都对“可持续发展”感触颇深。多位书店经营者不约而同地提到,实体书店要从颜值比拼阶段升级到内涵创新。“美”能吸引眼球,也能引起话题,而书店是否真正具有提升读者阅读修养的内涵,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实体书店赚的只是人气?来自北京开卷信息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增速极缓,今年1至6月甚至出现小幅负增长,而最近6年,恰是实体书店从低谷开始爬坡的时段。在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晞亮看来,数据更加彰显了“可持续发展”话题的紧迫性。“书店未来发展的逻辑到底在哪里?我们经常讨论以颜值为代表的书店设计、内外观,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但可能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书店的运营。”
选品是运营的首要逻辑,图书是书店的产品,书店本身能否成为一个产品?董晞亮认为,选品决定消费群体,全品种的书店未来将逐渐消失,商品选择是书店经营的基础和成败关键,也决定了书店将自身塑造为什么样的产品,“有些图书并不畅销,但它们依然进入了一家书店的书架,这就能帮助这家书店确定自己的调性,定义自己作为产品的风格,进而筛选出属于这种风格的消费人群”。
北京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对上海去年开业的“光的空间·新华书店”印象深刻,“书店里的3万种人文精品图书产生了强大的阅读吸引力,走进书店,原本不想买书的人都会产生极大的消费欲望。这3万种书堪称精品陈列馆,不仅有新书,还有属于书店的‘馆藏书’,精挑细选的历年出版物”。在李湛军看来,“光的空间”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固然特别,但更光彩夺目的还是书店的选品本身。
把更多人群转化为“阅读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体书店转型最突出地体现在其功能从“为买书服务“转变为”为买书人服务”。2016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的大隐书局,不到两年时间里已经拥有6家直营书店和2家合作书店,今年底,直营书店数量将达10家,并将走出上海,在成都开出第一家分店。为“人”服务是大隐书局打响品牌的第一炮,无论是武康路上候车者休憩提供的“一张有温度的长凳”,还是创智天地店开出深夜书房“为夜行者燃灯”,都因为对“人”的关切而赢得消费者青睐。大隐书局武康路店开张仅5天,日零售额就从122元提升到10000元。
最近几年,上海三联书店探索了出版社跨业书店经营的模式,从在上海青浦朱家角开出第一家“旅行者书房”,目前足迹已远至宁波、北京。上海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逸凌说,读者对书店的需求从最初的买到书到买好书,再到如今更看重文化体验,书店要帮助读者选到最心仪的图书,还要提供丰富的阅读活动,这正是以人文社科出版为特长的出版社的优势所在。专业编辑具有选品眼光,丰富的作者资源是活动的宝库,赋予书店有趣的“灵魂”。
“最近几年,实体书店很火,商业地产开出的条件颇为诱人,资本的力量也在业态中忽隐忽现。”在陈逸凌看来,环境越热闹,从业者越需保持冷静,“很多书店看起来人气很旺,但盈利状况并不乐观,能做到盈亏持平的独立书店不太多”。原因何在?租金压力大、人力成本高、图书毛利空间小,都是被屡屡提及的因素,但书店不盈利的根本原因还是阅读人群基础小,阅读习惯没有普及。这就决定了实体书店开展阅读活动不仅是图个热闹,而是生存发展的必要策略。只有把更多人群转化为“阅读者”、“买书人”,书店的“可持续”才具备源源不断的基础。
图片说明:书展上的各家实体书店展位 图片摄影:蒋迪雯
Copyright © 2016 www.shbookfai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34356号 官网建设维护: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