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讲好中国故事,在多语种写作中提升国际理解力!中德两国学生携手完成的新作亮相今年上海书展

2019-08-18 12:23|来源:文汇网|作者:樊丽萍|

 
       作为中德人文交流系列成果,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作《走近你我——中德大学生人文交流》亮相今年的上海书展。
 
       据悉,这本新作的文章遴选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网站群德语网站自2014年底上线以来发表的习作。收录的作品,既有中国学生写的,也有德国来华留学生写的。这些文章最初均以德文写作,出版时为了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才译成了中文,或由原作者用中文重新写作。
 

 
       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走近你我——中德大学生人文交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给出了回答。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的话来说,“小而美”的故事最能打动人。而真正能够打动人的“中国故事”,一定是富有不同文化和民族共性的故事,是那些跨越文化、种族和地域边界的真切感人的细节。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陈虹嫣教授介绍,成立于2014年底的上外多语种网站群是学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落实“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举措,办网以“育人”为中心,通过网站平台,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用多种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德语网站已经发布的700余篇文章中,近90%的作品为学生所作,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大学校园生活、海外留学经历,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作品的感悟,以及对新时代风貌的观察与思考。
 
       最终,围绕中德大学生人文交流的主题,此次选取了70篇旨在反映中德两国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人生探索的文章,收录于新作。
 

 
       “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中德两国学生立足自身,观察世界,坦诚交流,互学互鉴。”陈虹嫣介绍,此次的书中精选的70篇学生作品,分为六个板块,分别为“东西相遇”“申城印象”“城市掠影”“社会担当”“似水年华”“诗歌回眸”。
 
       比如,“东西相遇”板块就聚焦了中德两国大学生在海外访学过程中的校园见闻和感受。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发现,对于同一个活动的观察与思考、体会,中德两国学生既有交叉,也有殊异。而提供“双向视角”,对彼此之间的互信建设不无裨益。
 

 
       “从大的方面来说,文字与人类文明传播攸息相关。从个体层面而言,写作对于学生在读期间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于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而言,包括母语写作在内多语种写作更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能力训练之一。”在姜锋看来,讲好中国故事,话语能力极其重要。所谓“我手写我心”,尤其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而言,需要的往往不是“大词”,而是接地气的家常话。写作让学生去观察社会、深入社区、解中国社会基层,把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
 

 
       但另一方面,姜锋认为,话语能力不仅是表达能力,更是语别、国别的差异沟通能力。在他看来,要达到有效沟通,做到“心相通”,仅仅停留在语言翻译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写作亦是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感悟。他认为,正是在使用外语直接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去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的“精神世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含义上。在多语种写作中提升国际理解力,把学生的习作集结成册是一个新鲜的尝试,也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精神的体现。
  • 分享到: